您好,欢迎进入常笑医学网

当前位置:常笑医学网/ 医学资讯 / 资讯详情

原创

专家视野|乳腺增生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进展分享
来源:
常笑医学网
发布日期:
2023-04-19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妇女的主要良性乳腺疾病之一,其患病率每年都在增加[1]。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乳腺增生的发病率接近30%,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为更加明确地治疗乳腺增生,临床应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重视乳腺增生的常见症状,以便尽早发现疾病,减少其对身体的危害。


01

疾病症状


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而是由于女性机体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乳腺腺体层次结构的紊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改变。除了将这种生理改变称之为乳腺增生之外,还可以称之为乳腺腺病、良性乳腺结构不良、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等。


图源:scholar.google.com


乳房肿块是乳腺增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指在患者单侧或者双侧的乳房内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片块状的肿块[3]。对于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而言,有时候触碰到肿块的时候会有触痛的感觉。当然,乳房肿块的大小、形状往往也有不同,但如果出现乳房肿块的情况,患者必须给予重视。乳房疼痛视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而定,部分乳房疼痛比较严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多数乳腺增生患者来说,乳房疼痛的部位大部分在乳房肿块处,疼痛感常为乳房胀痛或刺痛感,多为一侧乳房疼痛感偏重。有极少数乳腺增生患者的乳头会有溢液现象,并且颜色不一,某些为血色,而某些为黄绿色或棕色,偶尔也有可能会呈现为无色浆液。乳腺增生对患者的精神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患者会经常出现心情不畅,容易烦躁、发怒等。很多乳腺增生患者也常有月经不调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表现出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出现此类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尽早进行临床治疗。


02

病因及机制


研究报道指出,女性机体体内的雌二醇以及催乳素如果分泌水平过高,或者是雄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量不足,这些激素紊乱的情况会导致女性乳腺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过度刺激状态,不良身体状态会对于乳腺造成影响,导致乳腺增生。曾经有学者对于女性体内血清催乳素以及孕酮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将绝经之前出现乳腺增生症状的女性患者与绝经之后但并无乳腺增生症状的女性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血清催乳素以及孕酮的水平表现出明显升高现象,此类女性患者在绝经之后体内雌二醇的含量也相对于正常组会更高一些。还有研究表明,如果女性体内出现神经递质异常释放,如β-内啡肽的异常释放,则会对于大脑皮层以及下丘脑神经中枢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这一系列生理调节过程,这与女性患者的乳腺增生问题存在密切关联。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导致女性出现乳腺增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从乳腺增生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年轻女性机体均存在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情况,雌孕激素代谢存在异常,导致乳腺增生现象发生,这也与当前生活压力增大、生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4]。另外也有研究证明,若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暴躁、担忧的不良情绪之下,则会增加机体催乳素的分泌。部分有肝气郁结现象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存在雌激素降解障碍问题,导致体内雌二醇的水平升高。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乳腺增生问题,并且还会对于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再加上出现乳腺增生后,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病情反复。有学者研究发现,人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会导致自身体内一种及以上激素出现分泌异常,原本可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在此刺激之下有可能会出现无法复原或复原不完全的情况,久而久之重复精神刺激,导致乳腺增生情况的出现,这也再次印证了精神因素和乳腺增生疾病之间的关联。


以上提及的两种乳腺增生影响因素是临床上主要的致病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因素也会对女性出现乳腺增生造成影响,如自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日常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都有可能引发女性出现乳腺增生[5]。从女性年龄段来看,30~45岁是女性出现乳腺增生的高发时间,专业人员分析可能与女性性成熟有关,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刚经历性成熟阶段,雌激素分泌处于较高水平,体内激素水平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而更年期又是女性出现乳腺增生的又一高发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肥胖问题,体重增加导致雌激素的分泌水平随之升高。从临床研究发现,生产次数较多且哺乳时间较长的女性在乳腺增生方面有一定优势,亲自哺乳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女性普遍表现出较低的乳腺增生发病率,专家们分析可能是由于哺乳过程对于女性乳腺起到了生理上的调节作用。未经历过哺乳或哺乳次数较少的女性,乳汁淤积在乳腺当中,并造成乳腺管的堵塞,容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乳腺增生的发病率。


另外,摄入体内的物质也会对于女性机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破坏体内稳定的激素分泌平衡状态,雌激素受到过度刺激,则会引发乳腺部位的疾病,如长期存在营养摄入不均衡问题、口服避孕药或保健类药品,这些潜在的致病因素都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在饮食摄入方面,曾有学者研究了动物源性蛋白摄入量与女性乳腺增生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认为绝经之前的女性如果摄入过量的动物源性蛋白,则有可能会诱导乳腺增生。


03

治疗原则


近年来,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措施为督促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乳腺组织恶变情况,若患者疼痛难以忍受则给予对症药物或手术切除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且患者接受度小。目前,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乳腺增生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改变,属中医“乳癖”范畴。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期、量、色等方面发生异常。因乳汁和经血是同源的,二者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故乳腺增生与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基本相同,临床上常见相伴发生,可异病同治。


岩鹿乳康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岩陀、鹿衔草、鹿角霜组成,具有益肾活血、行气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乳腺科及妇科疾病。有研究显示[6],应用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合并月经不调的效果较好(如下图所示)。


04

展望


乳腺增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给予乳腺增生患者更好的治疗,临床应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找到主要致病因素,并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提高乳腺增生的临床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Khan F, Chrisinger JSA, Maluf HM. Myofibroblastic stromal hyperplasia of the breast. Mod Pathol. 2021 Oct;34(10):1860-1864.

[2] 刘胜,王怡,吴春宇,陈佳静.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乳腺增生专家共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03):1159-1164.

[3] Zheng C, Jia HY, Liu LY, et al. Molecular fingerprint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in breast atypical hyperplasia. J Int Med Res. 2020 Jun;48(6):300060520931616.

[4] Sergesketter AR, Thomas SM, Fayanju O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the Histopathology and Prognosis of Atypical Breast Lesions. J Surg Res. 2019 Sep;241:188-198.

[5] 郑秋芳,郑宴萍,蔡丽萍.青壮年女性流动人口乳腺增生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04):697-700.

[6] 于洋,梁栋,吕峰,等.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合并月经不调疗效及复发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05):618-620.


荐读专家

李光鑫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乳甲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副研究员,深圳市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病整形修复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青年及健康科普学组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肿瘤多学科防治专业委员会乳腺癌青年学组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菁英辩论赛第一名,第十三届广东乳腺病研讨会青年学者成果展示一等奖,发表第一作者SCI文章9篇,他引超过1400次。





(本平台内所有资讯中凡注明作者为“常笑医学网”或作者本人名,版权均归属于常笑医学网所有或常笑医学网已获得合法授权,未经授权,任何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
我要点评
参与评论
取消评论
参与评论
发送评论
  • 医学资讯
  • 医学直播
  • 医学课
  • 中文期刊投稿
  • SCI投稿
  • 期刊目录检索
  • 医学量表
  • 统计教程
  • 在线统计
  • 会议/病例
  • 个人中心

展 开 菜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