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常笑医学网

当前位置:常笑医学网/ 医学量表/ 医学量表详情
Killip分级
喜欢  119
收藏  5
收起
Killip分级是用于在AMI(急性心梗)所致的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四级,各级有其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Killip分级是预测各种原因导致的非ST段抬高记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有力因子,并因此应该在此类病人中收到特别的关注。在ACS预测中,其它相关因子包括年龄,心率,收缩期动脉压以及ST段压低的程度。研究指出,Killip分级目前用于评价心衰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它在ST段抬高的患者中对预后的提示作用显著,而在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中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对Killip分级来评估此类病人在发生ACS后的生存率,并将其与其它影响ACS预后的因子进行比较。他们总共观察了来自四个中心的26090名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以得出最终的结论。最终结果提示合并高Killip分级的患者在30天和6个月时的死亡率都明显高于低分级组。分级在2、3和4级的病人只占入选病人总数的11%,但却占到了死亡病人的30%。另外,在多因素分析中,Killip 3到4级在30天和6个月时对死亡率的影响远比其它因素明显。即使是Killip2级的患者也同样难逃死亡率增高的厄运。研究人员还发现,包括Killip分级在内的5个因素,年龄,心率,收缩期高血压以及ST段压低的程度对ACS患者的预后影响超过70%。Khot等指出,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列出了非ST段抬高ACS患者早期死亡和心梗的高危因子,和许多心脏病一样,这些因素包括年龄,心率,高血压,ST段压低程度以及心肌酶谱的改变。他们支持这一观点,但认为仍有许多因素没有被列入,比如糖尿病和Killip分级。按照目前的指南计算,ACS患者30日时的死亡率仅为1.7%,但学者们认为远不止这一数字,实际的危险因素要比估算来的大得多。Khot总结道:“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明隐藏在Killip分级背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以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估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情况,并给予他们合适的危险分层和临床处理。”
心功能的Killip分级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而制定的分级标准。Killip I级是指没有任何心力衰竭的表现;Killip II级是指轻到中度的心力衰竭表现,肺内的啰音出现范围小于双侧肺野的50%,同时可以出现奔马律,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Killip III级是重度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肺内啰音的范围,超过双侧肺野的50%;Killip IV级是指心源性休克及合并了低血压,发绀,大汗,少尿等症状。
暂无内容
体征/症状
无心衰的临床表现
肺部听诊啰音,可及第三心音(S3),颈静脉压力升高
Frank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且存在周围血管收缩额证据(少尿,紫绀,发汗等)
查看结果
参考文献

[1] Killip T, Kimball JT.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coronsry care unit. A two year experience with 250 patients[J]. Am J Cardial, 1967, 20(4): 457.

其他使用者相关文献
相关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1w+次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1w+次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3.0版)
1w+次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1w+次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padua评分标准
9,077次
查看更多
历史记录
暂无历史记录
购买相关书籍
暂无相关书籍
  • 医学资讯
  • 医学直播
  • 医学课
  • 中文期刊投稿
  • SCI投稿
  • 期刊目录检索
  • 医学量表
  • 统计教程
  • 在线统计
  • 会议/病例
  • 个人中心

展 开 菜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