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cGill疼痛问卷(MPQ)又称麦吉疼痛问卷,麦吉尔疼痛调查表,为最经典的疼痛问卷。1971年Melzack和Torgerson首先建立一种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评价方法,将描述疼痛的102个词分为3类16组。其3类分别是(1)感觉类:包括疼痛的时间、空间、压力、温度等特点。(2)情感类:包括描述与疼痛相关的紧张、自主感受和恐惧等。(3)评价类:包括一组评价疼痛强度的词。检测者根据患者的感觉程度,对每一个词的强度按照1~5级给予评定。1975年Melzack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系统的MPQ。从感觉、情感、评价和其他相关的4个方面因素以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MPQ已被应用于众多的急、慢性疼痛实验研究之中,还被翻译为法、德等多种语言,结果证实其方法具有实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且适用证广泛。由于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疼痛评估,所以在疼痛的鉴别诊断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临床工具和研究工具。
MPQ共含有4类20组疼痛描述词,每组词按疼痛的程度递增的顺序排列,其中,1~10组为感觉类(sensory,S),11~15组为情感类(affective,A),16组为评价类(evaluation,E),17~20组为其他相关类(miscellaneous,M)。被测者在每一组词中选一个与自己痛觉程度相同的词(没有适合的可以不选)。
(1)疼痛评定指数(PRI):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根据被测者所选出词在组中的位置可以得出一个数值,所有这些选出词的数值之和即疼痛评定指数,称为PRE(s) ,另一种为所选中的词在亚小组的次序数的总和,称为PRI(R) ,目前多以后者为准。
亚小组评级:每个词汇小组中患者选择的词的序数除以该小组词的个数,如选择的第1组第3个词,该组有6个词,3/6=0.5。
亚组总分:各亚组中亚小组评级之和,分别计算感觉(1~10组)、情感(11~15组)、评价(16组)、其他相关(17~20)亚组总分。
小组PRI:用亚组总分除以亚组的组个数,如计算的感觉亚组总分为3.25,感觉组的个数为10,则感觉小组的PRI为3.25/10=0.325,其他小组类推。
总评价:感觉、情感、评价、其他相关4个小组的PRI之和除以4。
(2)选出词总和(NWC):各亚组总分之和。
(3)现实疼痛的强度(PPI):采用6级NRS评定当时患者全身总的疼痛强度,包括:0无痛,1轻微疼,2疼痛不适,3痛苦,4可怕痛,5极度痛。
MPQ为一种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方法,它的设计较为精密,重点观察疼痛及其性质,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和疼痛治疗后病人所经历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一种测量方法最重要的要求是它的有效、可靠、一致和实用性。McGill疼痛问卷似乎满足所有这些要求。由于不仅仅局限在疼痛强度的单一评估,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估疼痛问题,在疼痛研究和临床上应用广泛,我国也引进并汉化。MPQ在不同的文化程度的人群可以得到相一致的结果。
MPQ所使用的词汇有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使用,在使用时耗时较多,有些词汇难以表达疼痛的细微差异,高度的焦虑和其他心理障碍都可能有较高的情感得分。MPQ中没有一个词对任何一种症状具有特殊的含义,对诊断是没有特异性帮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PQ不适合用于癌痛病人治疗效果的评价。
[1] 张作记.中国行为医学科学(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86-487.
[2] Melzack R. 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ajor properties and scoring methods. Pain 1975, 1:277-299